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869 条

浚县黎阳仓:隋代漕运的历史见证

作者: 靖桂宇  来源:人生与伴侣 年份:2021 文献类型 :期刊

斗转星移,从隋至唐,后经五代十国,又经宋、元、明、清,黎阳仓随着黄河改道从鼎盛走向没落。2007年,国家启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浚县黎阳仓作为大运河浚县段重要遗产点被提上重...

中国漕运博物馆:历史上的“南粮北调”

作者: 田田  来源:莫愁 年份:2021 文献类型 :期刊

中国漕运博物馆:历史上的“南粮北调”

宋代内河船夫群体的构成与生计 ——以漕运为主的考察

作者: 黄纯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宋代内河航运空前繁荣,以船为生的船夫已是一个数十万之众的社会群体,他们主要来源于士卒和民夫。由于宋代内河特别是运河上远距离航行的主要方式是拉纤,因而纤夫数量尤其庞大,是支撑内河航运...

从《运漕摘要》《运漕便览》看清代江西的漕运

作者: 杨品优(华南农业大学历史学系)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21 文献类型 :期刊

从《运漕摘要》《运漕便览》看清代江西的漕运

黄河漕运与栈道遗迹:汉唐经济主动脉

作者: 赵瑞民(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来源:史志学刊 年份:2020 文献类型 :期刊

汉唐时代,黄河是连接关中与中原的主要运输通道,陆路崤函道则处于辅助地位。其时京师在长安与洛阳两地游移,经济主动脉就是为国家机器的中枢部分输送物资,特别是输送粮食,以维持其正常运转。...

泃水晚渡 千年漕运那些事

作者: 贾东红(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一个地区的文明往往随着一条河顺流而来。平谷也有这样一条大河,千万年来奔流不息,横穿全境,滋养着京东这方土地,她就是被平谷人称为母亲河的泃河。“泃水晚渡”是平谷明清旧八景之一,在平谷...

千年漕运承载下的运河古都

作者: 蔡志明,周世伟  来源:人民交通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借水路运粮送兵,开凿了从扬州邗城脚下至淮安城北古末口最早的人工大运河——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人力,疏浚之...

宝带桥:打破漕运“瓶颈”的“苏州第一桥”

作者: 王源源  来源:山海经(故事 上)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境内河港交错、桥梁众多。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有桥近四百座。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这样描述过苏州的旖旎景色:“绿浪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随着岁...

清代道光时期一次重要的漕运改革

作者: 刘永加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清代都城北京什么时候缺过粮呀?通仓储存的是米和豆,清嘉庆以前经常有数百万石,清雍正八年(1730年)京、通二仓储粮多至1400余万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通州仓米可供八九年...

海盗朱清、张瑄与元代海上漕运

作者: 刘永加  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元朝统一后,由于“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所以每年需要从江南运送粮食到大都。于是,元代开辟了大规模海运粮食通道,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