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585 条

漕运文化研究

作者: 高春利,李萍,曹彦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民俗博物馆编  来源:北京:学苑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本书探讨了漕运文化中的移民、涉漕军士及漕运文化研究现状、运河的发展历程与漕运文化的的保护等问题;论述了漕运文化与现代化关系、北京通惠河沿岸产业带的发展以及高碑店村为漕运文化所作的规...

北京漕运和仓场

作者: 于德源著  来源:北京:同心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本书包括:北京古代河流水系、封建社会前期北京地区的漕运、明代北京的漕运、清代北京的漕运等共10章,研究和叙述了北京漕运历史、详尽考察北京古运河、...

设于泰州的扬州卫三帮的漕运档案

作者: 钮希强(西北师范大学)  来源:档案与建设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漕粮岁输天庾为国家惟正之供”,经由运河运至京师的税粮,供皇室成员和在京官员食用,并适当准备以满足灾荒时应急之需。漕粮在国家税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京师民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清代漕运水手群体初探

作者: 曹金娜(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漕运水手是清代漕粮运输的主力军,多为运河沿岸州县通过地缘、血缘关系招募游民到漕运水手队伍中来。以往学者多着眼于漕运水手不法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之危害性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代漕运旗丁挽运中社交网络与信息传递

作者: 沈胜群(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来源:新闻与传播评论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清代京杭运河是南北水运交通要道,每年漕运之期,旗丁挽运粮米途中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亦会形成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网络。这些社交网络,一方面建构旗丁群体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又影响...

起承转合:淮安漕运文化的解读与公共艺术创作实践

作者: 尹国军(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来源:装饰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期刊

淮安漕运的历史背景、区位特征和文化价值在整个运河文脉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功能可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概括。以"起承转合"的视角剖析淮安漕运文化的核心内涵,发掘两者之间的耦合...

基于知识产权淮安漕运镇民俗文化产业化路径

作者: 李雪红 1 ,王娜 2 ,陈月 2 (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来源: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文献类型 :期刊

运河沿线城市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在中华文化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正在与"互联网+"全面融合、聚变,既不断孕生出新产品、新业态、新产业,也正在重构产业的生态系统和发展逻辑。I...

宋代内河船夫群体的构成与生计 ——以漕运为主的考察

作者: 黄纯艳(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宋代内河航运空前繁荣,以船为生的船夫已是一个数十万之众的社会群体,他们主要来源于士卒和民夫。由于宋代内河特别是运河上远距离航行的主要方式是拉纤,因而纤夫数量尤其庞大,是支撑内河航运...

从漕运卫所和仓储体系看明前中期漕运改革——以徐州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张程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来源:史林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明代漕运改革,既体现了王朝财政体系的整体转变,也着眼于解决运河沿线漕运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徐州卫所和仓储体系的转变,集中呈现了这一过程的丰富面相。宣德五年,徐州左卫的建立与由支改兑直...

“泊船祭祀”与“人神互惠” ——清代漕运旗丁崇祀文化的规制与功效

作者: 沈胜群(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清代旗丁迫于漕运诉求与运河沿线祭祀等活动的浸染,在群体内部逐渐孕育出独特的崇祀文化。漕船首尾绘制图案,舱内供奉神龛,路遇庙庵亦要焚香祭拜,甚至泊船演戏,以祀神灵。崇祭文化的繁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