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相关结果 148 条
人工牡蛎礁-河口生态恢复的新途径
作者: 全为民(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牡蛎礁(oyster reef)是由大量牡蛎固着生长于硬底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生物礁系统,它广泛分布于温带河口和滨海区。除为人类提供大量鲜活牡蛎以供食用外,牡蛎礁还具有净化水体、提供...
东营垦利近江牡蛎礁现状调查与资源修复研究
作者: 刘鲁雷(大连海洋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牡蛎礁(oyster reef),由牡蛎长时间堆积形成的天然礁体,其主要分布在温带河口区。牡蛎礁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还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
莱州湾增殖礁附着牡蛎的固碳量试验与估算
作者: 公丕海 1 2 ,李娇 2 ,关长涛 2 ,李梦杰 1 2 ,刘超 1 2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水鱼类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碳汇渔业实验室)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通过对莱州湾增殖型人工鱼礁附着生物的取样调查,分析了礁体附着优势种褶牡蛎壳干质量、总湿质量和附着厚度的季节变化及其随礁龄变化的差异,并对礁区的总固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增殖礁礁...
江苏南部海岸牡蛎礁演化的几何模型
作者: 陈蕴真,高抒(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牡蛎礁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海岸带生境,并且记录了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根据碳酸盐沉积层序模拟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牡蛎礁演化模型,由海平面波动过程、碎屑沉积物顶面高程、牡蛎礁垂直生长率、...
福建深沪湾牡蛎礁的成因分析
作者: 俞鸣同,藤井昭二,坂本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藤井环境地质研究所;四日市大学环境情报学部 福州中国;3500072;富山日本;四日市日本) 来源:海洋通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对牡蛎礁贝壳属种做了鉴定和 14测年,对牡蛎礁充填物做了粒度分析、矿物分析、有孔虫分C 析、幼体贝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牡蛎礁由长重蛎、近江重蛎及泥沙组成,属于福建沿海晚...
象山港熊本牡蛎设施养殖与邻近自然牡蛎礁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比较
作者: 全为民,王云龙(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生态学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通过比较象山港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养殖设施(养殖设施,AG)及邻近的自然潮间带牡蛎礁(自然牡蛎礁,NR)中定居性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度、密度、生物量及...
长江口导堤人工牡蛎礁的环境价值和生境价值评估
作者: 施利燕,全为民,陈亚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来源: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在2002年和2004年,大量的人工养殖的成年牡蛎被投放到长江口导堤上。在长江口南北导堤上已形成了一个面积约74km~2的人工牡蛎礁系统。这个人工牡蛎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水...
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埋藏牡蛎礁建造记录中的间断及其解释
作者: 范昌福 1 ,高抒 1 ,王宏 2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渤海湾西北岸沿海平原的众多埋藏牡蛎礁体内部,除正常牡蛎壳堆积层外,还存在一些水平夹层,以往的文献对其成因有多种解释。对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体中所含水平夹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江苏...
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恢复工程的生态评估
作者: 全为民 1 ,冯美 2 ,周振兴 2 ,吴祖立 1 ,唐峰华 1 ,王云龙 1 ,包小松 2 ,沈辉 2 ,成伟 2 (农业部东海及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处)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是我国目前现存的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活体牡蛎礁,但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及泥沙淤积等原因,该自然牡蛎礁面积不断缩小,影响着该牡蛎礁的生态功能与保护管理。于2013—201...
江苏小庙洪牡蛎礁的地貌-沉积特征
作者: 张忍顺(南京师范大学海洋与滩涂研究所 南京)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27—30)的半成水,含沙量较大,为0.2—0.3g/L。活体牡蛎堆积体顶面高于周围潮间下带滩面1.0—1.5m。潮流较强,多在0.5—2.0m/s。海岸剖面可分为4个带,即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