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23 条

论画面与语言设计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创伤记忆表达

作者: 谢盛华(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来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唐山大地震一直是当年亲历者记忆深处隐藏的伤痛,且这些伤痛并不是可以随意触碰的。在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与准备,冯小刚在2010年以此灾难为题材,拍摄了中国式灾难片与伦理片相融合的电影《...

中国电影歌曲中的文化意蕴:以《唐山大地震》为例

作者: 秦卫红(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本文以电影《唐山大地震》为例,分析了电影歌曲的个性特征,并选取了几首作为影片的背景音乐,并通过对歌曲的解读来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发现电影歌曲具有喻示电影情节的发展和表达人文关怀...

从《唐山大地震》看市场化进程中电影人的困惑与选择

作者: 刘红林(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唐山大地震》以重大历史事件为题,却放弃宏大主题的叙事,而从个体经验诉说切入,展现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亲情温暖,这种大题材、大投入、大明星、大制作所打造的视觉盛宴与小切入、小家庭、小...

关注现实生活,开掘人性力量——试析《唐山大地震》如何感动了我们

作者: 孙瑛,白雪(河北大学)  来源:电影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唐山大地震》在带给人们以心灵震撼的同时,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议论与思考.有人质疑导演冯小刚是"用别人的伤痛来赚钱"的,但是在中国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上海市参加1976年唐山大地震救援工作述略

作者: 谢忠强(上海大学历史系)  来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在第一时间组织医疗队赶赴灾区进行现场医疗救护,并援建了四所抗震医院.在震后重建过程中,上海方面也积极参与,做出了积极贡献.除了组织入力物力赶赴灾区进...

电影《唐山大地震》中角色李元妮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 徐洁玮(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李元妮是《唐山大地震》中的主要角色,也是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所围绕的重点人物。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虽然李元妮只是一部电影中的角色,但是从她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符...

爱的春天:浅析电影《唐山大地震》人物性格的美学特征

作者: 代纪东,王怀山(68307部队  甘肃张掖  (734000))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在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电影《唐山大地震》以悲剧的内容和情节,来解构悲剧人物的性格内涵,从而在精神层面上阐释大灾大难面前,...

从电影《唐山大地震》看中国人深层文化心理

作者: 李宏博(开封大学)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可以说是一部具有文化大片的隐喻,体现中国主流情感与主流价值观的伦理片。电影采用写实主义的叙事手法,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非线性叙事,传统小说和意识流交叠...

以个体之戏剧引群体之共鸣——三看冯小刚新作《唐山大地震

作者: 崔丹(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冯小刚的新作《唐山大地震》以个体之戏剧故事,展示并阐释着"幸存"的得失,再现并探讨着"重建"的悲喜。将人性深处的抽象存在,具化成影像符号推至幕前,自然事件本体退至身后,以小见大,引...

沙滩上的烂尾楼: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其原著《余震》之比较

作者: 南柯子(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本文通过时电影<唐山大地震>与其原著张翎小说<余震>的精细对比,揭示出电影在编剧过程中的某些弱点.虽然电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直观,更符合票房规律的要求,但是在艺术性上显然存在着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