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相关结果 4089 条
武山县博物馆馆藏石岭下陶器赏析
作者: 张永琦(武山县文物局) 来源: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甘肃被誉为中国"陶器之乡"。陶器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标志着人类进入新石器...
楚汉装饰艺术集 陶器 玉器 丝织品 金银器
作者: 李正光主编 来源: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本书从全国各地出土楚汉时期的文物资料中,精选了近770页图,按漆器、铜器、陶器、玉器、丝织品、金银杂器、画像砖、帛画分类整理,本册为陶器、玉器、丝织品、金银器卷。
咸阳坡刘村东汉墓出土陶器制作工艺分析
作者: 夏佑(西北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陶器的制作工艺可以反映出古代陶器的特性及来源、成型技术的发展、审美观念的演变、烧陶技术的进步、甚至是反映出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生产组织模式等。汉代是我国制陶业发展的一个高峰,出现...
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保护修复研究
作者: 赵倩(西北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论文主要对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和保存状况进行研究,离子色谱检测分析墓葬内土壤环境,便携X荧光分析、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涂层和矿物颜...
粗糙集理论在河南省古代陶器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李云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悠久历史成就了河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陶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存,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印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陶器制...
枣树沟脑遗址先周时期陶器制作工艺观察与研究
作者: 王艳朋(西北大学) 来源:硕士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本文以枣树沟脑遗址出上的先周文化陶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物材料的观察,结合民族学资料,从颜色、质地、制法、修整、装饰等方面对先周文化陶器制陶工艺特征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颜色上以...
河南巩义市北侯村现存的陶器磨光工艺技术调查
作者: 付永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来源:考古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在考古遗址的发掘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陶器,它们的表面局部或全部十分光滑,显然是经过了特殊工艺的处理,考古学家将这类器物称为磨光陶器,将这一工艺称为磨光工艺。作为一种工艺技术,其至...
徐畅陶文概说·楚系、齐系陶器文字
作者: 徐畅 来源: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一、楚系陶器文字 楚国漆器业发达,漆器质轻,美观耐用,所以陶器业相当薄弱。因此,陶印迹相当罕见,仅见三例。 江苏连云港博物馆所藏传云山东出土陶文“铸阝 (祝)(其)京(亭)鉨”,与...
古代指纹与陶工年龄分析—一以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资料为例
作者: 彭小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古代陶器上常常保留着当时陶工的指纹痕迹,而现代指纹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指纹形态与年龄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故本文通过引入现代指纹学的研究成果,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指纹痕迹进行...
新石器时期西山遗址古陶器表面陶彩的分析及其与烧结温度的关系
作者: 黄允兰,彭子成,杨肇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河南省考古研究所) 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仪和X光荧光光谱仪,对新石器时期河南西山遗址出土的古陶器表面的陶彩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初步推断出当时陶器的烧结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