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搜索到相关结果 2395 条

争夺运河之利:明代瓜洲闸坝兴替与漕运制度改革

作者: 张程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明代前中期漕粮运输方式发生了多次改变,至宣德年间,实行兑运法,瓜洲开始成为兑运江南漕粮的重要水次。成化年间,江南地区推行长运法,交兑水次地点由瓜洲南移到了江南州县水次,运军开始面临...

明代漕运视野下的金龙四大王信仰

作者: 胡梦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金龙四大王是明清时期国家正祀河神,也是黄、运沿岸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水神之一,具有护佑漕运、防洪护堤等职能。明代以前并无专门的运河水神和漕运保护神,漕粮运输过程中存在诸多艰难险阻,再加...

漕运天下与王朝兴衰* ——以隋唐大运河洛口仓为对象的历史考察

作者: 郑民德(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8 文献类型 :期刊

洛口仓是隋唐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漕运仓储,对于京城供给、军事需求、灾荒赈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设置、沿革、管理、运作与当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当时漕运...

明清漕运与济宁地方信仰重构

作者: 谢天义(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7 文献类型 :期刊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泰山,南控淮泗,东接沂蒙,西傍黄河。大运河的开通和繁荣,使得济宁“南通江淮,北抵幽燕”。漕运给济宁地方经济带来极大影响的同时,也对本区信仰格局产生极大冲...

漕运、治河与信仰:以明清时期张秋镇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胡梦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明清时期的张秋镇不仅是漕河要冲和商业重镇,同时也是河神信仰较为盛行的地区。河神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漕治理密切相关,从时间上来看,河神信仰在明景泰年间、弘治年间以及晚清时期迎来三次高...

漕运与信仰:清代临清漳神庙的历史考察

作者: 胡梦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明清时期的临清既是繁荣的商业都会,亦是河神信仰较为盛行的地区。在众多河神中,以漳河神最具有代表性。临清漳神庙的建立与康熙年间的“漳水入卫”密切相关。有清一代,漳神庙香火极盛,上至漕...

元代海上漕运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作者: 王海冬(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来源:莆田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概述元代海上漕运情况以及妈祖信仰在漕运中所起的精神支持作用。以刘家港地区、山东沿海地区、天津地区的天妃宫为例,说明海运漕粮的成功与妈祖信仰的传播是互为促进的。最后提出元朝能推进妈祖...

明清时期漕运对苏北地方信仰风俗的影响

作者: 胡梦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明清时期的苏北地区黄、淮、运在此交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运河的流经在促进苏北运河沿岸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沿岸地区信仰风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繁忙的漕运和因保漕而实施的河工是导致苏北...

清代漕运中的官民冲突——以光绪河南洛阳闹漕案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作者: 郑民德(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清道光后,外敌入侵、吏治腐败,加上黄河北徙,运河淤塞,运作近二百年的国家漕运陷入绝境。光绪十三年,河南洛阳李延华、李延涌兄弟为反抗地方官府的漕粮浮收,纠集民众闹漕,并上控京城,引起...

从地方志资料看明清时期通州的漕运

作者: 郑民德(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明清时期的通州为北京左辅,是重要的政治与军事枢纽,作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漕运重镇,明清两朝中央政府不但在通州设重兵守护粮仓,而且置仓场侍郎、坐粮厅、通惠河郎中、厅汛等官员疏浚通州河道...